-
藝術家高重黎、袁廣鳴現正於森美術館參展「1980-1990年代臺灣影像藝術的黎明」
藝術家新聞 24 April - 1 September 2024MAM研究010:1980-1990年代臺灣影像藝術的黎明 展期|2024.04.24-09.01 地點|日本森美術館 此次展覽將聚焦於80-90年代的臺灣錄像藝術,由森美術館資深策展人近藤健一與臺灣策展人孫松榮共同策劃,帶來高重黎、袁廣鳴、郭挹芬、陳界仁、盧明德、洪素珍、王俊傑、陳正才、林俊吉、李光暐等十位藝術家的作品。高重黎的錄像裝置作品《整肅儀容》,於2023年臺北市立美術館「生活決定意識:高重黎」展出過,由網路攝影機、物體辨識的深度攝影機(Depth Camera)和螢幕所構成,觀者看著螢幕上自己多重的延時鏡像,挑戰觀看的主體性。《盤中魚》為袁廣鳴早期的作品,利用投影裝置將魚投射在白色的盤子中,呈現出自身存在的現實及困境。 而放映單元「MAM放映019:1980-1990年代臺灣影像藝術的黎明」帶來袁廣鳴、洪素珍、王俊傑、陳正才、林俊吉五位藝術家的作品。《關於回家的路上》也為袁廣鳴早期的錄像作品,將實景拍攝片段和電腦生成的圖像結合在一起,並跟拍一名中產階級上班族的男子,在夜歸到家後的行為(看書、洗衣服、喝茶,不停把家門開了又鎖、鎖了又開)呈現出不祥預感和疑慮不安的感覺。 閱讀更多繼續 -
藝術家袁廣鳴現正於義大利威尼斯代表台灣參展第60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日常戰爭」
藝術家新聞 20 April - 24 November 2024展期|2024.04.20–11.24 地點|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 此次臺北市立美術館主辦之2024年「第60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將由 袁廣鳴 作為代表藝術家參展,並由陳暢策展。本次展覽以「日常戰爭」為題,也是其中一件參展作品的名稱,延續了袁廣鳴過去的創作脈絡——如 2014 年《棲居如詩》、2018 年《明日樂園》、《日常 演習》中慣見的「家」、「棲居」、「不舒適的明日」等影像語彙。袁廣鳴在此展覽中也試圖隱喻臺灣在目前生存狀態下的隱慮及威脅之外,也從「未來」的提問,回到「當下」的現實,進入到所謂的「日常中的戰爭」及「戰爭的日常化」。 閱讀更多 畫冊限時折扣|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代表藝術家:袁廣鳴《明日樂園》繼續 -
畫冊限時折扣|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代表藝術家:袁廣鳴《明日樂園》
活動 15 April - 20 July 2024為慶祝袁廣鳴於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舉行個展,收錄許多本次參展作品的2018年個展畫冊《明日樂園》將於以下期間享折扣優惠: 【4/15-4/19 威尼斯雙年展開幕週】 凡於此期間購買《明日樂園》畫冊將享8折優惠,一本原價750元,折扣後價格為600元 /一本,並且隨贈袁廣鳴《不舒適的明日》展覽手冊,限量送完為止。 【4/20-7/20 威尼斯雙年展期間三個月】 凡於此期間購買《明日樂園》畫冊將享85折優惠,折扣後價格為638元 /一本。 【購買方式】 請至以下官網連結點選「購買」,並輸入您的姓名、電子郵件、電話且註明是否於「TKG+畫廊取貨」或是「郵寄方式」,運費另計。 現場於TKG+畫廊購買。 85折購買之官網連結 畫冊收錄了袁廣鳴此次參展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作品《日常演習》、《佔領第561小時》、《棲居如詩》、《預言》,也包含袁廣鳴2018年的5件作品、2000-2016年的26件作品與1985-1999年的16件作品。其中也收錄袁廣鳴的自序「明日樂園」以及影像藝術學者孫松榮的專文「代號末日.演習未來:論袁廣鳴『明日樂園』」。 欲了解更多袁廣鳴的創作脈絡,千萬別錯過這次的機會! 關於袁廣鳴參展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日常戰爭」 關於袁廣鳴繼續 -
藝術家袁廣鳴與吳天章現正於東京參展惠比壽影像藝術節
藝術家新聞 2 - 18 February 2024展期|2024.02.02-02.18 地點|東京都寫真美術館 由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所舉辦之惠比壽影像藝術節,將介紹當代世界影像與藝術創作多元面貌。本次臺灣短篇影像特集特別邀請2024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臺灣館參展代表、國際知名影像藝術家袁廣鳴,與策展人岩切澪擔任客座節目策劃,將放映袁廣鳴、吳天章與另外10位臺灣影像藝術家的作品,透過他們不同的影像技術及手法,傳達臺灣當代城市的日常生活、人們所處的社會和政治狀況等。 閱讀更多繼續 -
TKG+參展2023 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展位 畫廊聚焦 A-03
博覽會 27 - 30 September 2023地點|南京國際展覽中心A、B館 展位|畫廊聚焦 A-03 參展藝術家|袁廣鳴、吳其育 開放時間| ▋貴賓預展 ▋ 09.27(三)11:00 - 18:00 09.28(四)11:00 - 18:00 ▋公眾開放 ▋ 09.29(五)11:00 - 18:00 09.30(六)11:00 - 17:00 在明日的世界裡,當藝術面對重大技術環境轉變下,如何表達對現代景觀的探索與思辯,並表現出對自然、歷史的思考,這當中也連帶出現對人文自然的高度尊重和深度消費,最終回歸到捍衛「人」的價值。在本次NAFI2023展會中,TKG+將推出由藝術家袁廣鳴、吳其育帶來的展覽「明日世界」,展覽將由爆破日常、歷史探源、影像消費的軸線來建構對於明日的想像與面貌。 袁廣鳴以影像為主要媒介,其沉歛詩意的視覺語彙隱含著象徵寓意,不僅反映眾多台灣人共有的存在意識及潛意識,同時也極具超越地域的普世性。在袁廣鳴的《明日樂園》,象徵烏托邦的遊樂園毫無預警之下瞬間灰飛煙滅,鏡頭前一切以慢動作發生。戰事成為日常的今天,這件作品以批判的角度探究現代生活中的時空概念。 吳其育近年的創作聚焦於其創作的方法論上,進而思辨由書寫所構成的「錄像文章」。在吳其育的思考中,當下世界的描繪操之在敘事與書寫形式裡,人類於其中扮演著詮釋者的角色,世界的樣貌也蘊藏著更多待解的訊號。對世界的詮釋,並非隸屬特定的物種與時間;世界在此所指的過往,乃是同時存在於當下與未來。從人與非人、數位訊號與自然生態、星球和宇宙,吳其育透過不同的隱喻來暗示著觀者「人類擁有更大的尺度進而理解、推敲他們所處的世界」,物與物之間的連接與交換亦不曾停止。本次展出的作品《人族》、《閱讀清單》、《自選片單》便是建立在此之上的思考與展望。 回首過往,人類,曾以為眾神掌控了世界,天災是對人類罪惡的懲罰,直到科學家發現氣候變化的規律性;人類,曾以為地球是平的,世界的盡頭就是終點,直至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人類,曾以為疾病是詛咒,唯有驅除惡靈才能保命,直到醫學家發現抗生素。從古到今,人類不斷地累積歷史,到現在依然是進行式,在科技倍速增長的今日,生物科技已取代自然進化,AI智能挑戰人類思維,接下來,人類該如何自處?繼續 -
藝術家袁廣鳴、侯怡亭現正於Kunstraum Walcheturm參展Videoex - International Experimental Film & Video Festival 25th Edition
藝術家新聞 25 May - 4 June 2023名稱|Videoex - International Experimental Film & Video Festival 25th Edition 時間|2023.05.25-2023.06.04 地點|Kunstraum Walcheturm 場次| 袁廣鳴 HTS VII: Taiwan Vanguard 06.03. (Sat.) 16:00 Festivalkino Cinema Z3...繼續 -
拋爾控固力:島嶼現代性之夢
25 February - 11 June 2023展覽名稱|拋爾控固力:島嶼現代性之夢 展覽期間|2023.02.25 - 2023.06.11 展覽地點|臺南市美術館 展覽介紹 本館曾於2020年展出「島嶼生活與地景:檳榔、甘蔗、香蕉、椰子樹」嘗試透過生長於臺灣的經濟作物,重建臺灣美術史之中的地景觀點。本次的展覽「拋爾控固力:島嶼現代性之夢」則是希望更進一步討論島嶼之上的工業轉型,及其對於臺灣生活與藝術創作的影響。 自日治時代以來,歷代政權於島嶼之上所進行的工業化建設,一方面滿足了政權自身的需求,卻同時將臺灣推向了現代化的步伐。從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一直到戰後的十大建設,臺灣自戰後初期的貧窮社會脫胎換骨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近年來更隨著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及高鐵等基礎建設的推動,臺灣島已儼然成為一座工商業高度成長的已開發之島。 然而當臺灣藝術家必須面對時代的推進,及其所造成的景觀改變,藝術家們要如何挑戰並描繪這些工業時代的景觀及題材?且當島民開始熱切追求更快、更高、更大、更便利之時,是否這座逐漸被控固力(水泥)所禁錮的島嶼,已不再是昔日人們所驚嘆的「福爾摩沙,美麗之島」? 「拋爾控固力:島嶼現代性之夢」一展嘗試以各種角度來重新省思臺灣的工業化及現代化進程:在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林玉山及李奇茂等前輩畫家如何使用傳統媒材描繪臺灣的工業景觀;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堅世代畫家,如陳水財及陸先銘等人,如何將臺灣的工業景觀轉化為當代繪畫的視覺語言。除此之外,許多當代藝術家,亦於本展中展出他們對於這座工業之島的情懷、諷刺及逃逸。 現代化及工業化並非僅帶來滿天的塵土,臺灣人的生活方式及休閒風格,也在無形之間因現代化的進程而被改變:從搭乘鐵路時用來填飽肚子的便當,到今日讓大家得以自由出國旅行的國際機場,這些工業化建設同時也乘載著我們的美好記憶。 本展的目的並非一味謳歌現代建設,也並非僅侷限於重返尚未被現代建設所「玷汙」的美好鄉土;而是嘗試在即將邁入「後工業」時代的臺灣,重新思考我們所共同經歷過的工業進程,以及這些工業記憶如何重塑我們所認識的家園,進而成為島民共同的記憶及風景。繼續 -
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
吳天章、袁廣鳴、高重黎 3 December 2022 - 26 February 2023展覽名稱|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 展覽期間|2022.12.03 - 2023.02.26 展覽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1A 、1B 展覽室 策展人 王俊傑、黃建宏 展覽介紹 臺北市立美術館年度大展「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由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學者黃建宏共同策劃,歷時三年的前期研究、訪調與籌備,聚焦跨領域開端和自我啟蒙的臺灣八〇年代,帶領觀眾探尋在當時政治社會背景下,視覺藝術、劇場、新電影、音樂、文學等各藝術領域相互交織與碰撞的文化現場,進一步開啟以不同視角書寫歷史敘事的多元可能。展覽共計有七百餘件作品、檔案、音像紀錄與訪談,其中包含許多睽違多年再度展出的珍貴檔案文獻。 北美館自2019年起與臺北藝術大學合作「臺灣.八〇.自我啟蒙技術: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研究計畫,並將該計畫相關訪調內容以「啟蒙.八〇」系列專題,於館方發行的《現代美術》季刊連續刊載七期,今年終能以展覽全面性地呈現計畫成果。1980年代是形塑今天臺灣政治與社會樣貌的關鍵時刻,這個時期臺灣各個藝術領域多元發展,以強勁的文化動能向著1990年代爆發。「跨領域」此一現下的熱門關鍵詞,在八〇經驗中並非指涉完整分工後不同領域間的連結與合作,而是在未系統化狀態下對專業性的想像與追求,不分界別地彼此交混、激盪,產生許多難以用單一領域定義的實踐。展覽由五個子題展開,包含「前衛與實驗」、「政治與禁忌」、「翻譯術與混種」、「在地、全球化與身份認同」以及「匯流與前進」,從不同軸線重新梳理紛雜且躁動的狂飆年代。繼續 -
造影:當代虛擬敘事
高重黎、袁廣鳴 1 December 2022 - 26 March 2023展覽名稱|造影:當代虛擬敘事 展覽期間|2022.12.01-2023.03.26 展覽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201-203展覽室 策展人 王品驊 參展藝術家 許家維、高重黎、陶亞倫、王雅慧、袁廣鳴 展覽介紹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作為臺灣攝影與影像藝術之美學呈現的重要據點,本展規劃探究臺灣影像藝術的「創造性」意涵作為「造影」的核心題旨,以及探究自攝影術發明以來,藝術家如何以多種攝影、錄像、影像裝置等影像形式,反思影像本質、擴充影像藝術的在地語境,使創作成為體現「當代虛擬敘事」創作手法的具體參照。 何謂「造影」的創造性?本展提出以「腦內影像」作為攝影、錄像等物質性影像的源頭。吾人內心中的記憶、回憶、夢境、靈光乍現、乃至於思想的過程,都常常以「腦內影像」的方式閃現於心靈空間。這些閃現的影像片段,往往成為吾人急欲捕捉、意圖透過語言敘說、視覺語彙敘事,想要表達的內容。而藝術家正是善於以「虛擬」、「虛構」的想像力,為我們建構敘事的專家。 影像最初的「物質性」顯現,可說是從19世紀的攝影術開始,而電影的動態影像技術,也是在1895年跟著攝影術形成之初就被發明了。1920年代達達主義的前衛藝術階段,就以動態影像的實驗納入現代藝術的觀念性探討;於其時也是動畫開始發展的時代。戰後,1960年代以批判電視文化而出現的錄像藝術啟動,以及1980年代進入數位影像、數位繪圖、科技影像的新媒體藝術階段。 本展以「造影」作為展覽的主題,探討藝術家的創作如何藉由「虛擬敘事」來體現他們的「影像創造」,以及「影像創造」又如何體現了個體的存在實踐。也就是說「造影」想要討論的是在「看」的行為發生之前、以及「物質性影像」被生產之前的「潛在影像」或「腦內影像」等的可能性。 是一個介於藝術史、評論和視覺史研究之間的美學論域,而此美學論域關心的是「影像」被生成之前的「創造性流變」過程,此即「造影」的核心。「造影」,是一個涉及記憶、知覺、感覺、靈感、潛意識、直覺、情感活動等的複雜過程,是藝術創作最核心的「感性生成」、「感性配置」的過程。繼續 -
《暴風之眼》
姚瑞中、袁廣鳴 7 October 2022 - 8 January 2023展覽地點|南特當代藝術中心—獨特之所 展覽日期|2022.10.07-2023.01.08 參觀時間|週二至週六 09:00–19:00 / 週日 15:00-19:00 展覽介紹 國立臺灣美術館於今年度10月7日將於法國南特當代藝術中心獨特之所(Le Lieu Unique)展出臺灣藝術主題展「暴風之眼」(l'œil du cyclone)。此展由國美館策展人黃舒屏和南特當代藝術中心—獨特之所前後任藝術總監Patrick J. Gyger先生、Eli Commins先生共同組織策劃,展覽聚焦七位臺灣藝術家及其獨具風格的創作,包括繪畫、錄影作品、巨型模型、機械動力裝置、手繪漫畫、多媒體裝置等。 展覽從接洽到籌備,正好歷經了全球局勢變化的風暴高峰期,策展團隊提出展題「暴風之眼」回應了這三年以來全世界受到疫情及政治風暴影響,對於生活的新日常有了切身且全新的體悟;而風暴中心指的也正是臺灣從古至今極具挑戰性的地理位置和現實狀態。尤其此刻當下的臺灣,在強力氣旋圍繞下同時有著平靜和躁動共存的特殊性,反映出這座島嶼面對極端衝擊所展現出的奇妙平衡。處於全球高度敏感的權力風暴核心,臺灣在危機四伏環境下所保持的積極態度,打開了一種充滿挑戰性的藝術視野,多元且開放地對於自我的文化歷史進行解構和再創造,同時正面迎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 「暴風之眼」聚焦的這七位臺灣藝術家,出生於戰後的臺灣,他們歷經臺灣戒嚴後的民主自由時代,具有專業藝術養成也積極參與國際藝術活動,同時見證了這些年來國際情勢的劇烈轉變。這次展出的創作作品包括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收藏的巨幅畫作--姚瑞中2015年創作的〈腦殘遊記--臨趙伯駒「江山秋色圖」〉,在挑戰經典的山水畫傳統中融入他多年來針對臺灣荒謬歷史與政治現狀所做的十件行為藝術代表作品;袁廣鳴透過〈棲居如詩〉、〈日常演練〉兩件參展作品,以冷靜而詩意的凝視,直視生活日常中的隱形暴力和不安。王連晟〈閱讀計畫〉是一組充滿視覺與動態趣味的機械裝置作品,這個機械組裝的互動裝置雖指涉儒家教育對亞洲學子的影響,但也反思未來充滿挑戰性的科技演化與人工智慧發展;藝術家張立人和黃海欣看似輕鬆詼諧的創作,則反映出新世代對於日常事務雖輕盈但仍深具社會議題獨特詮釋的藝術態度。展覽內容亦有旅英藝術家王郁媜在自我身分及歷史議題上不斷探索表現形式和語言的多重可能,她豐富且極具自由想像的作品〈未曾來過〉,融合了繪畫、聲音、影像和迷人的空間裝置,營造出虛實多重交疊充滿跨界想像的未至之所;蘇匯宇〈未來的衝擊〉透過影像探訪臺灣過去所經歷的未來—摩登的城市願景、美好的生活想像,這些未來的殘破景象和未完成之處,卻也令我們深思如今正在經歷以及即將正面迎對的未來衝擊。 臺灣是一座充滿歷史與未來張力的高科技島嶼,夾雜在極端的平衡裡,衝突和憂慮不安的處境,卻也誕生出深具生活感、哲學省思和美學張力的精彩藝術樣貌,本展赴法展出,希望透過獨具一格的「暴風之眼」,帶給法國南特及歐洲各地的觀眾耳目一新的文化饗宴。繼續 -
台北藝術博覽會 2021
藝廊集錦 22 - 25 October 2021參展藝術家 袁廣鳴、侯怡亭、蔡佳葳、吳耿禎 例外狀態 鄺鎮禧 TKG+ 榮幸參與 2021 年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將帶來代理藝術家袁廣鳴、侯怡亭、蔡佳葳、鄺鎮禧及吳耿禎之作,匯集五位藝術家各自表彰的當代藝術語彙,呈現當代創作者對藝術與社會的關懷。 被視作早期台灣錄像藝術先鋒的袁廣鳴,透過《微笑的小木馬》探討影像生產背後媒體與物件的相互關係,以跳脫日常習慣的觀看視角,翻轉人們看待事物所存有「理所當然」的既定認知,重啟影像與現實當中的思辯空間。攝影與刺繡的結合向來是侯怡亭創作的表現手法。在《刑務所之演化》中,侯怡亭有意識地通過「勞動」穿針引線,將其關注的家庭勞務、代工、集體生產機制,以及女性對應在全球化政治經濟體系之中的位置/角色,疊合於圖像與檔案之中。同樣透過「織造」創作的蔡佳葳將帶來近期系列作品《須彌山》,藉以預告明年初於 TKG+ 舉辦的個展;透過剪紙文化,發展深具個人特質藝術語彙的吳耿禎,將帶來《篝火》系列新作。在紙材解構、編織重構的過程中,藉轉譯神話傳說,表述其對於「文明」的反思。「例外狀態」特區 TKG+ 將推出香港藝術家鄺鎮禧。甫於香港巴塞爾展出個展,引起國際媒體與藏家高度關注的鄺鎮禧,作品以觀念藝術為思考起點,自日常提取了對應於事物結構的樣態,並準確地揭露出物件自身與文本間運作的瑕疵,在此觀念下延伸至繪畫、裝置及影像作品,表現出藝術思考裡高度的能動性及戰略性。 2009 年 TKG+ 於台北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支持台灣和亞洲各地具備實驗、創新、批判性的當代藝術,鼓勵多樣化媒材的美學形式,並嘗試鏈接不同的藝術環節開啓對話。期許通過 TKG+ 呈現的藝術家以及其美學實踐,為亞洲當代藝術增添不拘一格的混合體。繼續 -
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
高重黎 袁廣鳴 何采柔 14 August - 17 October 2021策展人 蔣伯欣、許遠達 策展顧問 莊普 「所在」是物及其存在的地方,「所」是空間、環境、地方、在地或場域,是所處之地,也是存在的地方,「在」則取事物於空間與時間之栖居,本展將由此一座標軸,來呈現臺灣解放空間與媒材之後多元的前衛藝術樣貌。1980年代的臺灣藝術,逐漸從現代繪畫的創作典範,轉移到今日我們熟悉的當代藝術面貌,當時以前衛角度稱之為「第二波現代藝術運動」,現今已產生蓬勃多元的發展。本展將以更具全球性與批判性的參照系統,重新檢視其中的一支前衛運動脈絡。 1980年代以降,旅外、留學藝術家的歸國,三大美術館及各縣市的文化中心的場館成立,解放的前衛藝術掙脫了傳統平面框架與立體台座的空間限制,多元媒材進入了展場,帶入了材質所蘊含的文化、歷史與自然。藝術品不再只是模仿現實空間的幻象,前衛藝術家們將作品從框架與台座解放到真實空間,也就是說,創作不僅存在於框架與台座間,而是存在於現存的現實世界的地方中。材料不僅僅只是內容、形式的媒介,而是與內容、形式的一體。 從林壽宇開始,許多旅外藝術家歸國後參與公私立單位的競賽與展演,如「異度空間」、「超度空間」、「雄獅美術新人獎」及臺北市立美術館陸續舉辦的「新展望」系列大展等,也催化加遽了境與物的前衛藝術的發展。加上如李再鈐、莊普、陳世明、葉竹盛、賴純純、黎志文、盧明德、郭挹芬等歸國藝術家進入教育體系,使得境與物的創作觀念,更為系統化地在教育與展覽系統中發酵,影響了新一代藝術家的創作。而新一代的藝術家在學校與網路的多元媒體訊息下,於複線發展的社會環境下,新世代的意識愈發多元。在網路的虛擬空間下,新生代的藝術家身體成了複合的介面,在境與物的表現上展現了數位時代的小客群狀態,跨越了西方現代主義線性發展的限制,超越了純粹性的路線,他們以身體感受所在,創作屬於自身地方的境與物。 就上述脈絡,本展將1980年代以來境與物的前衛藝術分為:框架解放、「雕塑」的再定義、「繪畫」的多元性、媒介的辯證、空間場域及跨限世代等六個範疇,以呈現此一存在與變化、空間與媒材解放的疆界開闊、新興媒材、新世代境與物前衛藝術等發展,本展也避免將多重複雜的造形思維,限縮在類型化與線性發展的單一門類來考察,而是將境與物的前衛藝術作一系統性與辯證性的呈現,以探討藝術家所置身的多重語境,並考察此一摸索與突破的方向,如何走出跨域實踐的當代路徑。 參展藝術家 林壽宇 李再鈐 葉竹盛 莊 普 陳世明 洪素珍 黎志文 盧明德 陳幸婉 郭挹芬 賴純純 胡坤榮 陳建北 黃宏德 吳瑪悧...繼續 -
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2021
藝廊薈萃+光映現場+線上展廳 19 - 23 May 2021藝廊薈萃 展位|1D36 參展藝術家|鄺鎮禧 光映現場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古天樂電影院 策展人|李振華 參展藝術家|袁廣鳴、蔡佳葳 線上展廳 參展藝術家|李綾瑄、蔡佳葳、鄺鎮禧 時間|2021.05.19-23繼續 -
頂上迷離-宛若天堂
袁廣鳴 6 - 17 May 2021文化部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與 奧地利林茲OK當代藝術中心( OK im OÖ Kulturquartier) 合作,將舉辦「 頂上迷離 -宛若天堂」展覽,並邀請藝術家 袁廣鳴 參與展出。 袁廣鳴在作品明日樂園 當中,以爆破的形式呈現潛藏於平靜之下的危機,也呼應了本次策劃連結當代藝術與文化議題的企圖。繼續 -
歐布澤宇宙
袁廣鳴 蘇育賢 陳敬元 吳其育 23 January - 9 May 2021「我們的時代或許可以稱為諸物的疫情時代」(特里斯坦.加西亞,2011) 今日,各種物與技術物於我們的星球內部再度編織出一道道密佈的星體軌道,由全球資本體系所驅動之商品物、數位物與災難物如同日復一日、反覆出現之天體,一再地循環在生存世界中與我們激撞。從奈米微觀世界到星體巨觀宇宙的觀看,「歐布澤宇宙」嘗試去描繪此資本-媒介世界一種物與物共存的宇宙學。 展名「歐布澤」一詞來自「Object」(物體)之音譯,原脈絡在指稱超現實主義藝術中,那些透過無意識、自動性、擬態、神祕主義等路徑現身與從現實常態中歧出的特殊物體,這裡我們則是將之放置在當代思辨性的論述語境中——環扣於從物自身到技術物的工具-存在論、非相關性(non-correlation)與關連性網絡的辯證、虛構物世界與認識論的界限等相關議題討論,提供我們對如此臨近卻又不可企及之對象物的思索,同時也是讓這些物躍出它們所屬之「域」被認知與行動的想像性探索。 「歐布澤宇宙」同時具有兩種思辨性方向:一是事物本身或其內部自身的存在狀態,一是物被連於「全球」這個今日巨大技術物的尺度。從人類中心的意識轉向理解之外的事物,注視這個生存環境——「全球物」地球本身與那些休戚相關之萬物,關於生物、非人、媒介物、數碼物之間的溝通;透過物,想像重構我們既在其內部同時又在外部的關係。 作為一則對象導向的探索,「歐布澤宇宙」比較像是一場事物的詩性聚會而不是展示。在這裡晶圓、礦物、克隆體、貓頭鷹、波多黎各鸚鵡、南洋松、攝像機、餐桌靜物、電子郵件、艾菲爾鐵塔、望遠鏡、阿雷西博天文台、星叢、巨神碑與近未來城市,這些看似未關聯之物形成一個「平」的世界;透過這些影像物與技術物連結入「歐布澤」的推測宇宙內部,被邀約進入時即成為此物叢林中的一員,彼此共振、捕誘、排拒、撤退、融合、增生。 本展透過調閱高雄市立美術館不同時期之典藏,以及邀展議題相關之作品形成新的對話聚合。在不同的脈絡演繹下,關注這個由擬像、技術與人類世界間的相互塑造且分歧的環境,我們生存世界背後的物質軌跡與媒介網絡,重新去意識與思考人與非人、生物與非生物、實在物與虛擬物之間的連結關係。 指導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 指定木作除醛|聚合生醫 指定藝術運輸|海灣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參展藝術家| 王雅慧、 余政達、 金雅瑛、 吳其育、 洪素珍、 致穎、 袁廣鳴、 陳敬元 、 陶亞倫、 崔廣宇、 張騰遠、 許淑真、 章光和、楊俊、蘇育賢...繼續 -
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
袁廣鳴 9 January - 18 April 2021序 / 忠泰美術館 城市,既可被視為發展走向成熟的標誌,亦反映出社會的階級對立、貧富差距等現象,而其作為政治、經濟和文化之節點,一體兩面地投射及支配著當今人類文明的真實處境。 在面對國際衝突、環境變遷、難民流離、疫情恐慌等各種社會動盪下,本次的《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展覽,邀請來自加拿大、韓國、日本、德國及臺灣等共12位藝術家,以其對城市當代議題的自身經驗及觀察,試圖回應這些不僅改變城市樣貌、人類生活,也影響了社會集體信任的全球緊張情勢;另一方面,也藉此反思現今各種主流價值及發展策略是如何處理都市所面臨的各種處境及秩序,而人類又該如何面對人性、道德、甚至永續之發展?「失敗」或許是事實、進行式,抑或只是一個提問及對未來的警醒,這樣的反覆提問及答案,端看於人類自己的作為。 忠泰美術館自2016年開館以來,陸續舉辦《不存在的地方》、《逆旅之域》及《失樂園-當代城市文明的凝視與寓意》等展覽,以當代藝術視角回應美術館長期聚焦之「城市」與「未來」議題,提供觀者一個超越往常觀看經驗的場域,並從多元的作品類型及觀點,思考當代社會、城市住居、社會遷徒等議題,試圖觸發更多對未來生活的思考及想像。 策展論述 / 胡朝聖 策展人 這是一個在無常世界裡的反覆提問 一個人類文明進入到工業化後的恆常提問 一個關於我們跟城市之間既緊密又疏離關係的深情提問 《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展覽以提問作為一個破題,其思考路徑試著打破現代性進程裡的樂觀主義,透過藝術家的創作和觀察,再現城市中之可見與不可見、多重現象和人們的生命故事。本展試圖回歸人類社會必須面對的迫切處境,進一步論及當代國家治理面對社會發展現況並朝向理想的現代城市邁進之時,人類在物質思考的發展策略上,新自由主義、菁英治理、開發主義、經濟聯盟、能源消耗等主流價值,如何能真正解決城市瀕臨崩潰的承載量。 本展預計分為五個子題:一、消失以及不可見的存在;二、破壞與重生的極致風景;三、囚禁所和寄生之處;四、他者戰場;五、明日預言的應許之地,來回應本展覽的核心精神,並試圖從作品的對話互文中創造更多的可能思考面向。 策展人|胡朝聖 參展藝術家| 石孟鑫(臺灣)、吳燦政(臺灣)、何孟娟(臺灣)、安德列亞.格爾斯基(德國)、徐道獲(韓國)、袁廣鳴(臺灣)、陳界仁(臺灣)、張立人(臺灣)、賈茜茹(臺灣)、廖建忠(臺灣)、利安.摩根(加拿大)、豬股亞希(日本)(依中文姓氏字首筆畫順序排列) 展覽日期| 2021年01月09日(六) ─ 04月18日(日)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 (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繼續 -
重新聚焦媒介:東亞錄像藝術的興起
袁廣鳴 17 December 2020 - 21 March 2021藝術家袁廣鳴 受邀參展上海OCAT 「重新聚焦媒介:東亞錄像藝術的興起」一展,本覽匯集了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台灣和香港藝術家從上60年代到90年代末的錄像作品。 袁廣鳴展出的《盤中魚 》創作於1992年,為其第一次個展中的其中一件錄像投影裝置,也是首次嘗試投影與實物的錄像裝置。作品上方的投影機投影一條金魚在地上放置的白盤中,虛像猶如實境,藉由極具東方符號的圓形、瓷盤及金魚,象徵著現實及困境,金魚自在的優游於瓷盤中,卻永遠也游不出瓷盤。 重新聚焦媒介:東亞錄像藝術的興起 展期|2020/12/17-2021/03/21 地點|OCAT上海館 策展人|Kim Machan繼續 -
土字旁 ‧人字邊
袁廣鳴 周育正 12 September - 1 November 2020TKG+ 藝術家袁廣鳴 以及周育正 受邀參展 台東美術館 所舉辦的臺日韓交流聯展 「土字旁 ‧人字邊」 ,將於本周六開幕,邀請大家一同前往 ! 本展將展出袁廣鳴經典錄像作品《明日樂園 》,而周育正則是呈現《電鍍金、流 動、土壤、融合、稻米、畸形生長、毒 素、關懷、法規》 和 《刷新、犧牲、新衛生、抹布、畫布、周育正、餐桌、擦拭、日常性、墨韻、形象、繪畫集》 。 「土字旁 ‧人字邊」 由曲德義 擔任計畫主持人,試圖以中文部首借喻為自然環境與人為人造兩種詮釋路徑與策展方法,古代創字的過程可說是一種藝術的表現,猶如藝術創作者觀察生活、記錄經驗,定下其作品所代表的意義,再傳遞不同知識予觀眾。 「土字旁 ‧人字邊」 展覽日期|2020.09.12 –11.01...繼續 -
第12屆短波電影節
袁廣鳴 21 March 2020藝術家 袁廣鳴 《佔領第561小時 》 地點:Kino Muza,波茲南市繼續 -
生活時間考
袁廣鳴 12 October - 22 December 2019 -
透視假面 — 甜楚現代性
高重黎 吳天章 姚瑞中 袁廣鳴 18 September - 18 November 2019 -
第一屆羅馬台灣電影節:台灣之華
袁廣鳴 饒加恩 6 - 8 September 2019 -
愛知三年展 2019
袁廣鳴 1 August - 14 October 2019 -
影像焦慮
吳天章 袁廣鳴 侯怡亭 20 July - 13 October 2019 -
MAM Collection 010: Fake News?
袁廣鳴 20 June - 27 October 2019 -
Perceptions of Time
袁廣鳴 25 May 2019 - 28 June 2020 -
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2019
藝廊薈萃+藝聚空間+光映現場+與巴塞爾藝術展對話 29 - 31 March 2019 -
西岸藝術暨設計博覽會 2018
Galleries + ArtReview Asia Xiàn Chǎng + DREAM Video 100 8 - 11 November 2018 -
曼谷雙年展 2018
袁廣鳴 19 October 2018 - 3 February 2019 -
倫敦藝術之夜 2018
袁廣鳴 7 - 8 July 2018 -
明日樂園
袁廣鳴 20 June - 6 August 2018 -
創藝多腦河—影像藝術訴說世界脈動
袁廣鳴 25 April 2018 -
第十七屆台新藝術獎 第一季提名
袁廣鳴 何采柔 曹良賓 23 April 2018 -
定製真實:數位藝術之魅
袁廣鳴 11 February - 3 June 2018 -
邂逅之海 — 交錯的現實主義
袁廣鳴 19 December 2017 - 4 February 2018 -
捷克伊赫拉瓦國際紀錄片影展 2017
袁廣鳴 24 - 27 October 2017 -
幽靈
袁廣鳴 13 June - 17 September 2017 -
Open Space 2017: Re-envisioning the Future
袁廣鳴 27 May 2017 - 11 March 2018參展藝術家 IWAI Toshio evala SUZUKI Akio OGATA Hisato Aura SATZ Sougwen CHUNG TOKUI Nao DOZONO Shoya Qosmo nor Gregory BARSAMIAN Kyle McDONALD MIHARA Soichiro 袁廣鳴...繼續 -
LOVE LOVE SHOW 2
袁廣鳴 28 April - 2 July 2017策展人 工藤健志、澤隆志 「環境詩學」 袁廣鳴(藝術家)×丹野篤史(攝影家)繼續 -
不存在的地方
袁廣鳴 8 April - 6 August 2017策展人 胡朝聖 參展藝術家 尚恩.格萊德維爾 Shaun Gladwell(澳洲) 林德羅.厄利什 Leandro Erlich(阿根廷) 格雷戈里.克魯森 Gregory Crewdson(美國) 袁廣鳴(臺灣) 陶亞倫(臺灣) 崔廣宇(臺灣) 鈴木貴彥 Takahiko Suzuki(日本) 瑞秋‧麥克林 Rachel Maclean(英國) 廖昭豪(臺灣) 鄭先喻(臺灣) 蘇匯宇(臺灣)繼續 -
第五十五屆安娜堡電影節
袁廣鳴 21 - 26 March 2017 -
台日文化交流展:我的收藏展 — 感性的泊地
袁廣鳴 陳敬元 16 March - 2 April 2017策展人 長谷川祐子(東京都現代美術館 参事、東京藝術大学 大学院国際芸術創造研究科 教授) 參展藝術家 袁廣鳴 王雅慧 陳敬元 鄧兆旻 今西真也 坂本和也 長井朋子 梅原龍三郎繼續 -
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2016
藝廊薈萃+光映現場 22 - 26 March 2016 -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2015
藝術畫廊 30 October - 2 November 2015 -
藝術登陸新加坡 2015
22 - 25 January 2015 -
藝術登陸新加坡 2014
台灣平台 16 - 19 January 2014 -
藝術登陸新加坡 2012
項目舞台+公共藝術 12 - 15 January 2012 -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2011
藝術畫廊 26 - 29 August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