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家吳其育、陳敬元現正於關渡美術館參展「 美術館漫遊者—延展實境 」計畫
藝術家新聞 8 November 2024 - 16 February 2025展期|2024.11.08-2025.02.16 地點|關渡美術館 文/王柏偉 在台灣錄像藝術史的發展過程中,復興漢工作室具有時代轉折的代表性意義。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藝術家們持續著上個世紀九零年代末期對於電影、電視的影像敘事,與觀眾觀影習慣的探索,與此同時,網際網路的普及與行動裝置的生活化,大幅改變了影像在社會中的角色,漫畫、動畫、遊戲與影音串流之間的界線開始變得模糊。在這個媒介史的背景下,復興漢工作室的作品大幅反映了這樣的轉折,直到現在,陳亮璇、張曉書、李承亮、陳敬元、吳其育與致穎等這些藝術家們仍以不同的創作型態持續推移這樣的邊界。 這個展覽在文化部推動博物館及藝術5G科技跨域應用之基礎上,希望延續在地實驗團隊長期以來對於技術變遷之於藝術與創作的影響的關注,另一方面也希望確實回應5G技術的特色,以機器人、VR與APP這些當下的技術條件,透過遊戲化的策略與虛實整合展演形式支撐藝術家們對於媒介互涉與藝術發展的思考。 閱讀更多繼續 -
藝術家吳其育現正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參展「山演算」
藝術家新聞 17 August - 24 November 2024展期|2024.08.17-11.24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本展試圖把時間與地理的物理維度展開,將自然宇宙的智慧與人工智慧並置探索,呈現幾種理解未來生態思考與實踐的羅盤,並尋思「生態藝術」的嶄新意義:落實在我們如何運作與擴延我們的身體感官覺知、怎麼在自然技術與人造技術之間創造有機過程與合作運用、更加重視精神性與文化性的生態思維、學習不同的節律與代謝方案、如何創造生態社群、循環與關係。 吳其育此次參展的作品《薄膜史:無主數據》,企圖在 AI 影像生成的年代,關注媒體歷史、技術與真實世界的關係流變,尤以數位原生角度,抒發對於自然環境可能的鄉愁作為發想起點。在日治時代,台灣樟樹造林產業曾隨著二十世紀影像的物質歷史與工業需求蓬勃成長,然而在合成樟腦普及後,作為賽璐璐影像膠卷的原料樟腦、以及樟樹林業亦隨之式微。而今日的媒體發展趨勢,不只從類比到數位,更在 AI 技術加持下,又將把我們與自然的關係推向何方?作品預計將以完整四個章節的論文電影來深究台灣山林與媒體理論間的特殊在地關係,於本展中首度發表其一篇章與檔案文件,演示生成式數位森林以及影像背後的數據角力。 閱讀更多繼續 -
藝術家吳其育現正於臺南市美術館參展「沃克、海怪、炮火與他們:熱蘭遮堡400年」
藝術家新聞 28 March - 16 June 2024展期|2024.03.28-2024.06.16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 「沃克、海怪、炮火與他們:熱蘭遮堡400年」策展以「荷蘭東印度公司」於1624年建造的熱蘭遮堡為發想的起點,透過其可以實施外交、發動戰爭,具有國家性質的商業公司之殖民與貿易本質為問題意識之發想原點,聚焦「貿易」、「戰爭」、「航海」、「殖民」、「後殖民」、「地圖」、「植物與物種遷徙」等關鍵字上。展覽分布在1館展覽室B到G、2館的展覽室A到D同期展出,不同子題之間有彼此共享的關懷,也因為不同作品的組合對話,延伸出更多議題。吳其育此次的參展作品除了《發光半導體未來》,也帶來他與沈森森、致穎共同的創作《聲線計畫:史貝克斯的歌-「唱」》。 作品《發光半導體未來》曾於2020年台北當代藝術館的「液態之愛」展及2022年TKG+吳其育個展中展出,現將再次於「沃克、海怪、炮火與他們:熱蘭遮堡400年」展覽中呈現。這件作品以四頻道影像裝置探索了一個只依賴人造光源、太陽光源已消失的未來宇宙。透過LED、OLED、Micro LED面板的閃爍,揭示了背後的主體意識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並與2019年日韓貿易糾紛及其衝突產生的關係產生聯想。 《聲線計畫:史貝克斯的歌-「唱」》是一部表演紀錄片/裝置,由吳其育、沈森森和致穎共同創作。這個項目透過樂音和口述歷史的收集,重新詮釋了自殖民時代以來,跨國貿易和全球化對當代政治文化的塑造。雖然以台灣島的歷史記憶為起點,但計畫旨在以更複雜和多線性的方式調查東亞地區的近代史,以展現不同區域歷史進程的同時性和後現代特性的多樣性。 閱讀更多繼續 -
TKG+與耿畫廊聯名參展 S.E.A. Focus 2024
藝術家新聞 19 - 28 January 2024地點|新加坡丹戎帕迦公園 參展藝術家|索菲普.皮奇 、吳其育 開放時間| ▋開幕 ▋ 01.19(五)6:00-9:00 p.m. ▋貴賓預展 ▋ 01.20(六)-01/28(日) 12:00-1:00 p.m. ▋公眾展期 ▋ 01.20(六)-01/28(日) 1:00-8:00 p.m. 耿畫廊與TKG+很榮幸聯名參展S.E.A. FOCUS,本次展會由John Tung策展-「Serial and Massively Parallel」呈現了一系列地區藝術作品的策選,每一件作品都深刻地洞察了在即將到來的科技融合時代,我們生而為人的本質。 其策展理念在資訊處理的領域中拋出思考與觀察:人類大腦在並行多任務處理的能力方面獨步全球,輕鬆地合成顏色、運動和形態。相反,電腦雖然嚴謹,但以一種有條不紊、循序漸進的方式運作。...繼續 -
藝術家吳其育現正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參展「串流群落:溫室中的溫室」
藝術家新聞 22 October - 3 December 2023展期|2023.10.07-2023.12.03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U-108 SPACE 展覽介紹| 自大航海時代起,人類的移動以及物種的交換,便持續以墾殖的方式形塑地球生態,同時推演著奠基於實用主義的生態觀。十九世紀的倫敦籠罩於工廠的霧霾之下,人們透過封閉的玻璃箱在工業快速發展的城市中遙想生態。能夠隔絕環境的沃德箱(Wardian case)作為承載生態的技術物件,經歷著維多利亞時期的蕨類與蘭花狂熱,也使英屬東印度公司能順利從中國移植茶樹至印度。在工業革命與全球貿易下,地球生態的交換在沃德箱的催化之下產生劇烈變化。計畫投射出一個生態存在於封閉容器中的另類時空:存在於溫室中的平行歷史。當人造的生態發展成為常態,收藏物種的行為從偏執的狂熱轉為系統性的計畫,人之於自然不再是佔有和取用者,而是形塑自然的關鍵因素,溫室的生態是環境存在的必然方式,原始已不復存在,文獻紀錄與溫室環境是生態的最終想像。 由於沃德箱的移植並非只牽涉單一物種而是整個生態,在移植過程中,人類以如同資料庫架構般的邏輯將環境切分、剪輯與收藏。計畫以此構想一個另類生態結構的未來,在這個未來中,人類已大幅地改變地球的環境,生成式人工智慧的資料庫成為生態的樣貌,環境只存在於已被抹去現實的封閉箱體之中。人類只能透過紀錄與訊息收集來維持對於過往生態的記憶,利用文獻的訊號來培養容器中的生態,並將記憶中的形象與言語化作植物生長所需的基本要素:訊號——光。如同資料庫般的生態箱將這段遺失的訊號重新編寫於未來的環境當中,同時箱中自給自足且看似豐饒的生態也承載著時空的記憶,在網絡中串流、擾動,從資料庫到生態箱,從一個溫室到另一個溫室。 藝術家| 吳其育、陳普繼續 -
TKG+參展2023 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展位 畫廊聚焦 A-03
博覽會 27 - 30 September 2023地點|南京國際展覽中心A、B館 展位|畫廊聚焦 A-03 參展藝術家|袁廣鳴、吳其育 開放時間| ▋貴賓預展 ▋ 09.27(三)11:00 - 18:00 09.28(四)11:00 - 18:00 ▋公眾開放 ▋ 09.29(五)11:00 - 18:00 09.30(六)11:00 - 17:00 在明日的世界裡,當藝術面對重大技術環境轉變下,如何表達對現代景觀的探索與思辯,並表現出對自然、歷史的思考,這當中也連帶出現對人文自然的高度尊重和深度消費,最終回歸到捍衛「人」的價值。在本次NAFI2023展會中,TKG+將推出由藝術家袁廣鳴、吳其育帶來的展覽「明日世界」,展覽將由爆破日常、歷史探源、影像消費的軸線來建構對於明日的想像與面貌。 袁廣鳴以影像為主要媒介,其沉歛詩意的視覺語彙隱含著象徵寓意,不僅反映眾多台灣人共有的存在意識及潛意識,同時也極具超越地域的普世性。在袁廣鳴的《明日樂園》,象徵烏托邦的遊樂園毫無預警之下瞬間灰飛煙滅,鏡頭前一切以慢動作發生。戰事成為日常的今天,這件作品以批判的角度探究現代生活中的時空概念。 吳其育近年的創作聚焦於其創作的方法論上,進而思辨由書寫所構成的「錄像文章」。在吳其育的思考中,當下世界的描繪操之在敘事與書寫形式裡,人類於其中扮演著詮釋者的角色,世界的樣貌也蘊藏著更多待解的訊號。對世界的詮釋,並非隸屬特定的物種與時間;世界在此所指的過往,乃是同時存在於當下與未來。從人與非人、數位訊號與自然生態、星球和宇宙,吳其育透過不同的隱喻來暗示著觀者「人類擁有更大的尺度進而理解、推敲他們所處的世界」,物與物之間的連接與交換亦不曾停止。本次展出的作品《人族》、《閱讀清單》、《自選片單》便是建立在此之上的思考與展望。 回首過往,人類,曾以為眾神掌控了世界,天災是對人類罪惡的懲罰,直到科學家發現氣候變化的規律性;人類,曾以為地球是平的,世界的盡頭就是終點,直至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人類,曾以為疾病是詛咒,唯有驅除惡靈才能保命,直到醫學家發現抗生素。從古到今,人類不斷地累積歷史,到現在依然是進行式,在科技倍速增長的今日,生物科技已取代自然進化,AI智能挑戰人類思維,接下來,人類該如何自處?繼續 -
藝術家吳其育現正於Culture Lab LIC參展「創世熱」
藝術家新聞 6 - 30 July 2023展期|2023.07.06-2023.07.30 地點|Culture Lab LIC -展覽室2-3、劇院 展覽介紹| 「創世熱」是個跨越人類通史向度的展覽,展名引用聖經創世紀預言,象徵對「造物/創作」起源的探索,隱喻人類對技術和藝術創作熱情的不斷嘗試與追求,並進一步提問人類是否已準備承受無止盡追尋科技進步論的未知後果。 臺灣這座被稱作「福爾摩沙」(Formosa)的島嶼從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即開啟它的特殊命運,在近代中華帝國主義興起與美式神話的邊疆擴張角度來看,更讓臺灣成為兩強權在西太平洋前線的特殊存在。如此特別環境所孕育出來的「當代創世論」,也反應在這六位來自臺灣的優秀藝術家作品創作關懷上:李亦凡的《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借助虛擬後製影像工具的改變,透過「遊戲引擎」開發出屬於個人的影像工具,生產出直覺式的敘事影像方式;胡農欣《觸摸融化的喧囂》 以極地拍攝到的冰山影像,以 16 mm膠卷觸發光影聲波震動,成為具備詩意的裝置作品,暗喻牽一髮動全身的脆弱極地生態;林子桓《假想旅行者》是具備儀式性的影像作品,相機的觀景窗成為穿越時空的重要載體,帶領觀眾跳躍時空迴圈,釋放意識;吳家昀《消失島》觀察紐約街頭聖誕節過後的奇異景象,將城市現實採集後轉移到室內展場,再現出不可替代的人造風景;吳其育《人族》以蘇拉威西島上的史前洞穴壁畫為發想,引領觀者穿越物種演化的時間軸,穿梭古今;張立人的《戰鬥之城》系列,藝術家耗時十三年挑戰動畫長片,傾個人之力在城市的夾縫中掙扎求生的寫照,在當今亞洲社會充斥的躺平主義思維下,以微縮政治學成就出氣度恢宏的平行宇宙,代表消費主義下的厭世美學。 展覽反應著當前消費主義與帝國主義擴張之下國際社會間的眾多不確定因素,藝術家們以裝置物件、攝影、錄像藝術等多種形式展現創作成果,回應臺灣當代創作者們對「物/創作」的熱情與認知,呈現出多重層次的創作風貌,探討人類共同創造力的啟發,呼應人類世以降,科技、藝術、社會在過去、現在及未來時空之間的關係,以作品呼籲對於政府制度與跨國企業應負擔的ESG責任(環境Environmental 、社會Social 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與環境永續提出倡議,為科技擴張為社會帶來的革命性變革提出隱憂。並針對當前人類所面臨的環境議題、生存挑戰、糧食危機與面對AI的恐懼做出提問。 「創世熱」絕不僅是一場藝術展演,更是提供我們一個重新思考生命的契機,引領觀眾進行探索、思辨和想像。 策展人| 吳達坤 參展藝術家| 李亦凡 胡農欣 林子桓 吳家昀 吳其育 張立人繼續 -
邊界行走指南
吳其育 20 February - 26 March 2022展覽| 邊界行走指南 展期|2022.02.20-03.26 地點| 魔金石空間 藝術家|郭城、劉廣隸、劉昕、Tarak、吳其育、志偉 “我認為我的每一句話(我的每一個手勢)將永遠保存在他毫髮不爽的記憶裡;我不敢做無用的手勢。” ——博爾赫斯《博聞強記的富內斯》(1942) 在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1942年的小說裡,有一位記憶拔群的富內斯(Funes)。富內斯每天能列出七萬條回憶加以編號,卻不能分類一隻正面的狗和側面的狗:他的世界有無盡的細節卻不見意義,也讓面對他的人不敢做無用舉動。 今天回看這篇小說,富內斯簡直是20世紀缺乏演算智能的電腦,就像艾爾·高爾(Al Gore)在1998年發布的“數碼地球”(Digital Earth)計劃,理由亦是海量的信息在數據庫中荒廢:人們需要一顆可見的虛擬地球以便步向未來,因為“絕大多數的圖像都未在人腦中觸發過一個神經元”。時至今日,新的技術開始代理人的部分感官,人工智能比起人類更認識人類,當昔日的記錄者變成現實的指導者,面對新舊兩版的富內斯,不敢妄動與被建議的行動之間似乎沒有太多區別。 這個展覽是對技術圖像的再訪,一次圖像與腦神經之間的行走。如果我們對技術代理的現狀存疑,也許是今天觸發我們神經元的圖像,並不真的比1998年多。為此,若我們重回千禧年的技術樂觀主義,會發現“數碼地球”這類的模型計劃,其實無法憑著解放資料庫就完成它的許諾:那些用以預見危機、創造人類總體視野的模型,是衛星遙測和虛擬建模技術整合的產物。全知視角的圖像只是未來的表皮,當我們凝視一顆漂浮在屏幕上的地球,現實和虛擬的邊界正隱蔽地重組信息和我們的認知。 這是一次人類朝向虛擬世界遷移的過程,一次技術版本的物種演化。確切地說,是一次人造的異域成種實驗。 官方網站閱讀更多資訊:https://reurl.cc/m3RVRM繼續 -
離岸之歌|時代美術館
吳其育 4 December 2021 - 30 January 2022展期 2021.12.4 - 2022.1.30 正統的離散研究往往聚焦於特定族群,以及他們受政治、宗教迫害或戰爭、貧窮等原因驅動的遷移或重新安置,同時也將這些族群的身份認同,與民族國家、故土等轄域化的概念綁定成二元關係。離散歷史的迴響一直在物質和象徵層面上對我們產生影響,但互聯網的普及,鬆動了圖像與意義的關聯,破解了歷史智識與時空的固定關係,大量邊緣身份和跨國聲音被生產出來。當代的全球摩擦已經不限於線下交往和接觸,跨國和跨域的身份認同也在網絡傳播和信息差異中不斷再生。在令人眩暈的媒介景觀和大數據孤島中,離散成為數字化存在的常態。疫情的反复讓人們注意到全球旅行和移民的障礙,卻鮮少看見難民和勞工等底層遷移的空間和原住民在時間感上的錯位。 “離岸之歌”作為寓言,描述音樂和船兩種媒介構成的流動“聲-空”。作為全球過程和文化往來的容器,船和歌的呼應對位,承載著古往今來的離散想像,亦塑造著當下的交叉身份。它們將遠近不同的世界聯繫起來,使那些在去國與歸鄉、過去與未來間掙扎的人們,得以跨越國界和海洋,尋求彼此的觀照和理解。圍繞著離散的記憶和情感網絡,展覽試圖創造陸地和邊界間的不穩定狀態,在歌者、航行者、勞作者暫留的島嶼間穿行,代入他者的遭遇,潛入歷史陰影處的暗流。連接作品的是一個個分散的、輔助詮釋的“島嶼”,以及一系列在展廳外舉辦的放映、音樂會和公共項目,這些活動和內容將為觀眾理解離散族群的當下處境和精神狀態,提供入口和分享的通道。 “離岸之歌”也與時代藝術中心(柏林)2021年9月開幕的“遠方,大海在歌唱——離散社群的親密關係與勞動”形成概念上的對話和地理上的對位,兩個展覽跨越歐亞大陸,對世界令人不安的極化和封鎖作出回應。展覽概念也得益於“一路向南”的交流和友誼,並在這些指向未來的網絡社群中,找到歸屬感。 圖片來源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新聞稿來源 https://timesmuseum.org/cn/program/one-song?fbclid=IwAR2fSqeo0u_6Ywa1Ot4VV1UvsnYRL-V9sTDH9Agy7uZK8_NNL1xgYRkB_bU繼續 -
歐布澤宇宙
袁廣鳴 蘇育賢 陳敬元 吳其育 23 January - 9 May 2021「我們的時代或許可以稱為諸物的疫情時代」(特里斯坦.加西亞,2011) 今日,各種物與技術物於我們的星球內部再度編織出一道道密佈的星體軌道,由全球資本體系所驅動之商品物、數位物與災難物如同日復一日、反覆出現之天體,一再地循環在生存世界中與我們激撞。從奈米微觀世界到星體巨觀宇宙的觀看,「歐布澤宇宙」嘗試去描繪此資本-媒介世界一種物與物共存的宇宙學。 展名「歐布澤」一詞來自「Object」(物體)之音譯,原脈絡在指稱超現實主義藝術中,那些透過無意識、自動性、擬態、神祕主義等路徑現身與從現實常態中歧出的特殊物體,這裡我們則是將之放置在當代思辨性的論述語境中——環扣於從物自身到技術物的工具-存在論、非相關性(non-correlation)與關連性網絡的辯證、虛構物世界與認識論的界限等相關議題討論,提供我們對如此臨近卻又不可企及之對象物的思索,同時也是讓這些物躍出它們所屬之「域」被認知與行動的想像性探索。 「歐布澤宇宙」同時具有兩種思辨性方向:一是事物本身或其內部自身的存在狀態,一是物被連於「全球」這個今日巨大技術物的尺度。從人類中心的意識轉向理解之外的事物,注視這個生存環境——「全球物」地球本身與那些休戚相關之萬物,關於生物、非人、媒介物、數碼物之間的溝通;透過物,想像重構我們既在其內部同時又在外部的關係。 作為一則對象導向的探索,「歐布澤宇宙」比較像是一場事物的詩性聚會而不是展示。在這裡晶圓、礦物、克隆體、貓頭鷹、波多黎各鸚鵡、南洋松、攝像機、餐桌靜物、電子郵件、艾菲爾鐵塔、望遠鏡、阿雷西博天文台、星叢、巨神碑與近未來城市,這些看似未關聯之物形成一個「平」的世界;透過這些影像物與技術物連結入「歐布澤」的推測宇宙內部,被邀約進入時即成為此物叢林中的一員,彼此共振、捕誘、排拒、撤退、融合、增生。 本展透過調閱高雄市立美術館不同時期之典藏,以及邀展議題相關之作品形成新的對話聚合。在不同的脈絡演繹下,關注這個由擬像、技術與人類世界間的相互塑造且分歧的環境,我們生存世界背後的物質軌跡與媒介網絡,重新去意識與思考人與非人、生物與非生物、實在物與虛擬物之間的連結關係。 指導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 指定木作除醛|聚合生醫 指定藝術運輸|海灣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參展藝術家| 王雅慧、 余政達、 金雅瑛、 吳其育、 洪素珍、 致穎、 袁廣鳴、 陳敬元 、 陶亞倫、 崔廣宇、 張騰遠、 許淑真、 章光和、楊俊、蘇育賢...繼續 -
第十六屆台新藝術獎 第二季提名
何采柔 吳其育 13 July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