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 — 藝術家,合作者,他們的展覽與三個場域: 楊俊 個展
展期
5 DECEMBER 2020 - 30 JANUARY 2021
開幕酒會
5 DECEMBER, 4:30 p.m.
TKG+ Projects 114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 548 巷 15 號 2 樓
策展人|芭芭拉・史戴納 及 楊俊
協同策展人|許峰瑞
「這是一位『藝術家』楊俊在一段相同時間佔領了三個空間的展覽,由三個空間裡『楊俊』的主題、三個楊俊所揭開『機構』的差異,開啟了這次的對話。當畫廊(TKG+ Projects)、學院美術館(關渡美術館)、公立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所展示的『楊俊』轉換為一個符號向藝術機構提問,在這觀念挪移下所勾勒出由藝術家、作品、機構交織而成的社會網絡,也正是一個當代藝術的樣貌。」
——協同策展人 許峰瑞
楊俊一系列個展,從2018年韓國首爾善宰藝術中心(Art Sonje Center)「The Overview Perspective」作為起始,延續至2019年於奧地利格拉茨美術館(Kunsthaus Graz)「藝術家、藝術作品與藝術展覽(Jun Yang: The Artist, the Work and the Exhibition)」,透過回顧過去及重製作品、與其他藝術家的共同創作,探討關於身份的單一性及複數性,以及藝術與商業機制的相互關係。延續先前展覽概念至今,於台灣的個展「楊俊—藝術家,合作者,他們的展覽與三個場域」,將其複數性延伸至三個空間。在這其中,楊俊所代表的意義,是透過一個藝術家個展的具體實踐,作為一項工具、一種途徑,扮演「中介(Agency)」的角色來呈現這整體機制,刺激我們思考當代藝術生態系中,藝術作品、藝術家、畫廊、美術館之間的權力結構及相互關係,開啟我們檢視現今的當代藝術產業機制的不同視角,並延伸彼此對話的出發點。
這次於三個場域先後開啟的展覽中,首先開幕的TKG+ Projects展如同一段楔子、一個電影預告,為整體三個展覽開啟序幕;關渡美術館(以下簡稱關美館)將延續去年個展主軸,較為完整地呈現楊俊過去至今的創作脈絡,並開展其三個展覽敘事及文本,而台北當代藝術館作為壓軸開展,透過三展所發酵的議題,延伸相關活動並展開對話。其中TKG+ Projects主要從「作品/藝術即產品(Art as a product)」的概念延伸,從室外建築體看見窗上豎大的Jun Yang,彷彿建立品牌的logo作為開啟展覽的起始點,有別於關美館「楊俊」、當代館「杨俊」的大型招牌,「Jun Yang」也是國際間、他與畫廊合作所最常使用與識別的名稱。窗上的Jun Yang一方面有意識地創造了畫廊周邊的城市景觀,展名中楊俊所定義的「場域」,並非只限於展覽空間本身,而是更廣義地泛指其周邊地區的特質及所處機構的特性;另一方面在視覺空間上,作為室外與室內展場的轉換及連結。
位於二樓的展場空間中,從一般對於展覽「白盒子」的想像作為開端,分成兩大部分:一是以水平桌面作為開展「陳列」作品的視覺想像,展示十二件實際作品等比例縮小的模型作品,象徵三個展覽的作品索引(Index),作為三展敘事的線索。模型同於實際作品的版次及定價概念,並非為量產之商品,同樣乘載其作品概念,更濃縮微型的呈現,延伸出作品版次及其原創性的討論,且同時呼應常見於藝術家作品之於美術館與畫廊的操作機制:在美術館展出之作品,可以在畫廊場域中被購買及收藏,在畫廊機制中藏家也同時享有「預展」的優先權利,甚至作品在美術館未展出前即被收藏的當代藝術現象。第二展區楊俊選擇了如同商店架上陳列產品的展呈方式,以垂直視覺的層架作為主體,展出於美術館裝置作品的部份現成物件,刻意地僅呈現從實體作品中抽離的片段元素,觀者需要同時參觀美術館展覽,才能更為理解整體作品之架構及概念。對楊俊而言,此如同藝術家作品的生產模式,在美術館展覽場域中可較完整呈現其創作脈絡,而在畫廊、博覽會場域,甚至作品被收藏後的私人藏家家中,都是一種作品被去脈絡化的過程。
當「楊俊」成為一種符號,所延伸討論身份的複數性,同樣體現於耿畫廊、TKG+、TKG+ Projects三個品牌的不同機制上。一個商業經濟體,如何透過內部組織,進行商業及學術資源的循環,達到具歷史、文化、當代觀點及實驗的多項目標?耿畫廊於1992年成立之時,負責人耿桂英從九○年代西方抽象繪畫的歷史切面中,挖掘吳大羽、常玉、朱沅芷、趙無極等藝術家,耕耘建立如今的成熟市場,也創造華人現代藝術的美學觀點,成為台灣畫廊產業中,具時代意義的指標。TKG+延續其精神,由二代吳悅宇於2009年創立當代藝術品牌,從現代藝術延伸,注入新的元素及能量。其方向從錄像藝術、裝置、行為到觀念藝術等,在展覽生產機制的思考及時間的積累上,持續深根學術並拓展更多元的市場。在這些的基礎上,延伸出TKG+ Projects計畫空間,雖為跳脫畫廊市場機制的展演平台,仍延續畫廊中的組織文化。由於機構策展人的加入,重視策展實踐,將藝術生產過程的經驗回饋給產業機制,使不同品牌間產生循環及流動,也同時定位出不同的目標觀眾。
三個品牌不同的定位及方向,也在自身組織的機制中進行相互的資源共享、循環共生,開創台灣畫廊產業中獨特的模式及力量。TKG+ Projects除了自身空間的實驗性,也體現了一間商業畫廊、三個品牌,在經濟與學術交互作用、內化生產機制的一場試驗。
楊俊
#01
藝術家楊俊工作、生活於維也納、台北及橫濱。他的作品涵蓋多樣媒材,包括電影、裝置、表演及公共空間計畫,表述機構、社會及觀者的關係。由於在多元文化環境下成長與生活,楊俊在作品中探討刻板印象與媒體圖象對於身份認同的影響。
過去展覽包括2018年雪梨雙年展、2018年及2012年光州雙年展、2008年台北雙年展、2006年利物浦雙年展、2005年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和2002年第四屆歐洲當代藝術宣言雙年展。他於2005年榮獲第25屆Otto Mauer藝術獎,2017年獲得維也納市美術獎。
#02
楊俊於1975年出生於中國青田。他的家庭背景橫跨台灣海峽兩岸—他的祖父母為1949年撤退至台灣的國民黨軍隊的一份子,而他四歲時全家自中國移民至奧地利。2007年他移居台北,製作短片作品《關於遺忘與記憶的一則短篇》,同時為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創辦人之一,延續自2008年台北雙年展所提出的作品計畫。
#03
楊俊長期以來探討當代視覺藝術、商業、政治三者交疊與交互作用的關係,從他許多的餐廳或機構計畫中可見一斑。在此結構下,他發起不同計畫,如萊比錫當代藝術博物館的gfzk花園、咖啡館,以及旅館「巴黎症候群」,或如2008年台北雙年展他所提出的「一個當代藝術中心(提案)」,而後於2009年創立台北當代藝術中心。
他與哥哥楊傑和吳東2002年開設了餐廳/酒吧ra'mien,2012年延伸經營為連鎖ra'mien go。近年與合夥人經營位於李奧波特美術館內的李奧波特咖啡館,皆位於維也納。
#04
楊俊為Martin Janda畫廊(維也納)、維他命藝術空間(廣州、北京)之代理藝術家。
#05
楊俊近年創作一系列個展/回顧展,從2018年韓國善宰藝術中心,延續至2019年奧地利格拉茨美術館,及2020/2021年於台北關渡美術館、TKG+ Projects與台北當代藝術館三個空間的個展。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TKG+ Projects、台北當代藝術館共同主辦
格拉茨美術館協力合作,首爾善宰藝術中心支援協助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展期 | 2020. 12.11–2021.02.21
台北當代藝術館
展期 | 2021. 02.06–2021.03.31
線上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