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行走指南: 吳其育

魔金石空間 20 February - 26 March 2022 
魔金石空間
展覽| 邊界行走指南
展期|2022.02.20-03.26
地點| 魔金石空間

藝術家|郭城、劉廣隸、劉昕、Tarak、吳其育、志偉
 
“我認為我的每一句話(我的每一個手勢)將永遠保存在他毫髮不爽的記憶裡;我不敢做無用的手勢。”
——博爾赫斯《博聞強記的富內斯》(1942)
在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1942年的小說裡,有一位記憶拔群的富內斯(Funes)。富內斯每天能列出七萬條回憶加以編號,卻不能分類一隻正面的狗和側面的狗:他的世界有無盡的細節卻不見意義,也讓面對他的人不敢做無用舉動。
今天回看這篇小說,富內斯簡直是20世紀缺乏演算智能的電腦,就像艾爾·高爾(Al Gore)在1998年發布的“數碼地球”(Digital Earth)計劃,理由亦是海量的信息在數據庫中荒廢:人們需要一顆可見的虛擬地球以便步向未來,因為“絕大多數的圖像都未在人腦中觸發過一個神經元”。時至今日,新的技術開始代理人的部分感官,人工智能比起人類更認識人類,當昔日的記錄者變成現實的指導者,面對新舊兩版的富內斯,不敢妄動與被建議的行動之間似乎沒有太多區別。
這個展覽是對技術圖像的再訪,一次圖像與腦神經之間的行走。如果我們對技術代理的現狀存疑,也許是今天觸發我們神經元的圖像,並不真的比1998年多。為此,若我們重回千禧年的技術樂觀主義,會發現“數碼地球”這類的模型計劃,其實無法憑著解放資料庫就完成它的許諾:那些用以預見危機、創造人類總體視野的模型,是衛星遙測和虛擬建模技術整合的產物。全知視角的圖像只是未來的表皮,當我們凝視一顆漂浮在屏幕上的地球,現實和虛擬的邊界正隱蔽地重組信息和我們的認知。
這是一次人類朝向虛擬世界遷移的過程,一次技術版本的物種演化。確切地說,是一次人造的異域成種實驗。
 

官方網站閱讀更多資訊:https://reurl.cc/m3RV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