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界域
憑藉過去的亮眼表現,TKG+ 第三度參加 Art Basel in HK,並於今年問鼎競爭激烈的 Galleries 展區。展覽圍繞著「島國界域」主題,透過五位創作成熟、活躍於國際雙年展的台灣藝術家之影像作品,呈現台灣社會自戰後以來的現代化軌跡,詮釋主體歷經政權更迭的迷離認同,以及這個島嶼通過高速全球化翻轉後,所呈現的繁盛、荒誕、與破碎。
TKG+ 策劃的「島國界域」,從台灣相對於國際的邊緣性狀態提出觀點:吳天章展出第 56 屆威尼斯雙年展的錄像裝置《再見春秋閣》、《難忘的愛人》,散發獨到台味,引人入勝。吳天章近年來低限運用數位媒材,開闢了結合動態影像和空間劇場概念的新徑;高重黎富雕塑性的錄像裝置《假面與陸玖伍在燈箱前的巧遇》,將現成物與歷史影像並置,討論歷史的巧合與建構,並帶領觀者跳脫習常的西方視覺識讀方式,發掘觀看的其他可能,其作品時常受邀各國際雙年展;於 2015 里昂雙年展大放異彩的台灣錄像藝術之父袁廣鳴,其攝影《能量的風景 - 靜態》思辨日常生活中,受常態慣性所遮蔽的表象下的真實。袁廣鳴亦曾受邀第 50 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福岡亞洲藝術三年展、利物浦雙年展;姚瑞中擅以幽默手法顛覆社政權威性,攝影系列《廢墟迷走 - 神偶遶境》曾受邀 2014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引領觀眾凝視經濟起飛與官僚體系共織而成的台灣特有廢墟美學。姚瑞中曾參與第 55 屆、第 47 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蘇育賢曾代表參加第 54 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首爾國際媒體藝術雙年展。《indi-indi》一作收錄外勞、拾荒者、遊民的即興演出,三組影像作品僅透過 DVD 販售形式出售,基進標識對當代再現政治的抵抗,並述說台灣文化的徵候。
展覽除了完整俱現影像的高度表述與能動性,更提供了難得的獨到台灣視角,與香港、日韓、中國等其他區域的亞洲文化面貌做出對照。TKG+ 無疑讓 Galleries 展區更趨近多元,並深化藏家對影像媒材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