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自・造・_: 吳牧青 策展
展期
7 AUGUST - 18 SEPTEMBER 2021
策展人|吳牧青
參展藝術家|賴志盛、牛俊強、廖銘和、仲崇毓、單中杰
TKG+ Projects 今年第二季的展覽,邀請策展人吳牧青進行策劃展,在命題上他以看來些許弔詭的組裝字「creN/Ature 物‧自‧造‧ˍ」提出一種「主題即論述」的展覽策畫軸線,展出藝術家名單橫跨藝術界熟悉與陌生的名字 —— 賴志盛、牛俊強、廖銘和、仲崇毓、單中杰。為何是這五個人選?策展人表示「creN/Ature 物‧自‧造‧ˍ」是一個對創作蠻私密的提問,他試圖透過展覽的介面向創作提出「什麼是作品和非作品的界線?什麼又是你們心中的創作(creation)時看待生靈與造物(creature)—包含自己在內的自然關係?
因此這五個人身上有某些同時回應他自己人生歷程鏡射和藝術的幾種關係,對外界的光譜可能是「從熟悉到陌生的藝術家臉孔」,但對於策展人而言,卻是各有鮮明的人生歷程階段、與他涉獵藝術界的時空座標關係:像廖銘和(Dino)是他在《破報》當記者的時候認識最要好的朋友與玩伴,在藝術圈的外圍生活聊著有無藝術題目的是與否;而賴志盛則是近一年來和他最熟稔的友人,這時,策展人基於書寫工作和身分,「談藝術」看似一種份內與本能反應,但他們的交往卻也很少真的刻意聊藝術。牛俊強則是在策展人為數不多的策展過程裡,有過展覽合作經驗的,8年多前策展人策劃「複眼:台北圖宰場」從當代視覺議題出發,牛俊強回應了極度精簡的物件,而在這次「creN/Ature 物‧自‧造‧ˍ」提問創作者對造物身分,他則走向物件歷程和創作證明的繁複物件辨証。
仲崇毓則是策展人在提出這項創作者本質詢問題目確立後,意外發現在身份上最能踩在「創作/非創作;作品/非作品」界線上的人選,擅長處理水泥、繪畫、場地質料的他,同時是「TKG+ Projects」工作四年多從事展場設計到規劃執行的細面事務,這回,他同時帶著畫廊工作者和藝術創作者的身分參與這次展出。單中杰,則是策展人國中時期數學資優班的學長,遙想多年前單中杰是他那個世代接受正規資優教育裡最叱吒的人物,他既是在最早的網路時代黑客的代表(大家熟知的唐鳳在黑客文化也受他啟發),也是飽受期待與祝福的人物……在將近30年後,吳牧青和單中杰聊起了藝術創作的可能,在疫情時期自印第安納大學教職返台探親的際會時間,參與了這個展覽。
策展人表示,這不是一個透過分類學或議題式的策劃展,所以它勢必不會「看起來便一目了然的那種『想當然爾』」,因為即使是他自己,從策劃過程之始到逼近展覽,都還是在一種未定論的角度觀看、也被不同藝術家的觀點持續影響著。吳牧青並以「圖地反轉」為例,他認為從展覽的外框架來看,像是對創作和展覽本質進行由內往外的反轉策動,讓展覽技術和陳列的話術往後退出,看出創作本意像「負空間」(negative space)被顯現勾勒出來。但策展人更期待的是,通常我們想像「圖地反轉」這種技術都還只是站在觀看者的角度,如何能讓「圖地反轉」直接回到創作者的心理角度,並投射到他們創作寓意的物件上顯露心境,這樣一個看似「大哉問」的命題對藝術家創作新作很不好做,對策展人也很難策劃的過程,卻是最希望能透過這個看似古老卻又往往被慣性跳過的初始思想,在資訊氾濫的當代,仍有機會被提出來再討論。
藝術家
賴志盛
1971 年生於台北,在 1990 年代中期曾為觀念藝術創作團隊「國家氧」的成員之一,早期作品多發表在台北都會區外緣的廢墟,以狀似徒勞的工事召喚絕對性、轉換場所意義。如在空廠房以一百塊磚頭砌成一直頂天花板的長柱,或是以海菜水填補廢棄民宅一處地板凹窪成就水平。他在灰撲撲的日常情境中創造一種低限而異樣的現實,作品圍繞著勞動、耗費、特定場域精神,以及「藝術生產如何可能?」的瞬間。他過去長達 13 年在工地擔任泥水匠的經驗,一直是重要的創作養分。
承接早期觀念創作的反身性思考,賴志盛晚近的創作不斷回應著當代藝術世界賴以運作的展示系統,透過自我指涉來探索一種極微的感性。如《作品》是一個摹傚自身臺座的雕塑物,《原寸素描》則是一場緊貼著現實的繪畫行動,以大量勞力描繪展場空間所有紋理。賴志盛不斷削減他自己在作品裡的表現性,甚至將表現的任務完全讓渡給觀者,或是佈展工人。在《邊境》中,我們遭遇一條狹窄步道只能沿牆面而行,中央散落的廢材是佈展工人留下的剩餘。這條步道也是舞台,我們觀看的同時也將被觀看。
牛俊強
1983 年出生於台灣屏東,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從事當代藝術創作與教學。目前工作於台北,現任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他的作品擅長闡述「存在的本質」。他以「關係」出發,這樣的關係存在於日常生活中不可見的交會、人與人之間微妙的牽連,個人至群體的生命意識。他企圖超越歷史的向度,以不同形式的創作做細膩而宏觀的提問。
曾參與鹿特丹國際影展短片競賽、英國 Osmosis 錄像藝術節、美國 Pixilerations 新媒體藝術展、紐約 cutlog 藝術節、西班牙 Aguilar 影展、法國 Tours 亞洲影展、法國 ARTchSO 錄像藝術、日本東京 Interdisciplinary 藝術節、韓國光州 ACC Asian Arts Space Network Show 、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劃、台北金馬影展、台北美術獎、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台北電影節等國內外藝術節和影展展出。作品亦在柏林、伊斯坦堡、特拉維夫、莫斯科、墨西哥城、首爾、北京、深圳等國際重要城市發表。影像作品《即使她們從未相見》獲頒第 35 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
此次作品為《 2018 牛俊強個展》在兩年半之後重新透過創作歷程紀錄與手稿的選件展示與詮釋,是回訪作品、回訪空間,也是回訪發生。
廖銘和(DINO)
1976 年生,臺灣 1990 年代噪音代表人物,曾為知名團體「夾子」樂隊成員。他的創作標識著九零年代後半期臺北噪音運動在技術上走向純類比電子,在內涵上建立獨立美學之里程碑。 Dino 的電子音響來自於極其簡單的類比器材,不使用合成器、取樣機和其他音源機,而是利用線路雜音、靜電或麥克風回饋建立迴圈回路,創造其獨樹一幟的音樂。 Dino 曾於北京迷笛音樂節,英國 café OTO ,台北數位藝術節等各大音樂節演出,並曾參與實驗電影、小劇場現場配樂製作,曾獲臺北電影節最佳音效獎。 Dino 對於英倫龐克文化及中國古典文化研究著力甚深,這些影響當可見於其作品之中。近日甫公布的台新藝術獎,廖銘和也與共同創作的張碩尹、鄭先喻,以《台北機電人 2.0 :訊息瘟疫》獲得視覺藝術獎的肯定。
這次展示的作品是一台廖銘和未曾使用過、但在展覽結束後將會用於其現場表演的新混音器,作品和藝術家本名取為相同的《廖銘和》。除了開幕時將現場演出外,於展覽期間也將透過 NFT 上線進行和畫廊銷售看似有悖論的關係存在和辨證,卻同時呼應展覽長年「自我定位為噪音打工仔」、「機器即是藝術家附體」在表演工具上的物件創造兩面體對話。
仲崇毓
1993 年生,台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畢業,畢業後即於台北重要畫廊場景地標 TKG+ 擔綱展場設計規劃,與不少重要的青壯世代藝術家在個展或藝術計畫裡協作空間設計。不似大多數畫廊工作者的高流動率,人稱「小仲」的他仍保有工作和創作的熱情,在於仲崇毓時常思考有機的佈展方式,並理解藝術家創作節奏經常是隨著自身狀態流動,這樣的彈性和換位思考狀態,也是 TKG+ 機構方信任他的一點。
由於策展人多次造訪 TKG+/耿畫廊,發現一位年輕藝術家同時能在多年畫廊的「工作中」蓄養創作的思考與熱情,再加上仲崇毓擅長的作品處理媒介就是在原生空間與意象空間的搭建。在仲崇毓的身上,我們將可以同時從他的空間對話風格和身分角色上的雙重界線,重新看待創作界線那條游移和多重可能的視野。
單中杰
1978 年生於台北,哈佛大學數學系學士與哈佛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曾任紐澤西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認知科學中心助理教授。現為印第安納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
單中杰開發概率編程語言,透過隨機模型和推理演算成單獨建構和重用的模塊,以上這段話是學術規格語言。去掉學術官腔,單中杰喜歡研究「有關係的意義」。他認為人類很能創造概念、組合概念、傳播概念。所以他為了發揚這種能力,盡量把形式與其所表示的事物對齊。至於頭一回作為藝術家?他說,「藝術對我是另外一種溝通方式吧。既作為觀眾也作為創作者,我希望比學術研究更不須馬上在乎每件作品屬於什麼領域、功課累不累、以及追問有什麼用處。」
策展人
吳牧青
1977 年生於台北,童年曾為資優生裡的平凡人物,藉著差強人意的科舉應試的能力升學,成為一個還不知道自己興趣的成年人。多年以後,慢慢透過人生閱歷習得一點期許,透過一息尚存的求知慾和懷疑感,成為意在言外的藝評人與偶一為之的策展人,並期許自己作為可能的域外書寫者。國民教育成長期最討厭上美術課,步入壯年卻以此為主要工作場域,處在一種不得不然的自我摸索學習者和被動中的積極行動者,前者令之興趣廣佈,後者使之被廣泛認為是文化政策和藝術政治間的書寫介入者。
註:1) 「主題即論述」>> 意思是論述基本上在主題就已經講完了,也就是可以非常直觀的,有一個很大的類別(各種藝術種類或是題名上很明確就是講哪些被清楚界分的事物)放在展覽主題上。
2) 什麼又是你們心中的創作(creation)時看待生靈與造物(creature)—包含自己在內的自然關係? >> 如果生靈萬物從神學角度出發是造物主的創造物,那麼身為創造物的創造有很多時候是借用了世界上已然存在的物體或被先驗認知是什麼-但透過創作者內心的世界試圖重新定義的指認和詮釋性的創造,對於這些看似有很大差異但都名為創造或類似字眼的關係本質的認知。
3) 「初始思想」>> 因為創作到當代藝術已經泛為種種可能,許多過往不認為可以或可能作為藝術創作的身分/物件/媒材/關係/文本/學門都"可以"是藝術創作了,但藝術創作總是有個演進史,這種演進史讓許多人一開始或剛學習認識藝術的人會有一種對"什麼是創作?" 有一種初始概念的形成,這部分就是關於創作的初始思想。
線上展廳
-
Photo credit / 牛俊強 Niu Jun Qiang
-
Photo credit / 牛俊強 Niu Jun Qiang
-
Photo credit / 牛俊強 Niu Jun Qiang
-
Photo credit / 牛俊強 Niu Jun Qiang
-
Photo credit / 牛俊強 Niu Jun Qiang
-
Photo credit / 牛俊強 Niu Jun Qiang
-
Photo credit / 牛俊強 Niu Jun Qiang
-
Photo credit / 牛俊強 Niu Jun Qiang
-
Photo credit / 牛俊強 Niu Jun Qiang
-
Photo credit / 牛俊強 Niu Jun Qiang
-
Photo credit / 牛俊強 Niu Jun Qiang
-
Photo credit / 牛俊強 Niu Jun Qiang
-
Photo credit / 賴志盛 Lai Chih-Sheng
-
Photo credit / 賴志盛 Lai Chih-Sheng
-
Photo credit / 賴志盛 Lai Chih-Sheng
-
Photo credit / 賴志盛 Lai Chih-Sheng
-
Photo credit / 賴志盛 Lai Chih-Sheng
-
Photo credit / 牛俊強 Niu Jun Qiang
-
Photo credit / 牛俊強 Niu Jun Qiang
-
Photo credit / 牛俊強 Niu Jun 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