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Together: 蔡佳葳 個展
展期
19 FEBRUARY - 30 APRIL 2022
開幕
19 FEBRUARY, 4:30 p.m.
地點
TKG+ 11492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 548 巷 15 號 B1
在我的靈魂裡,
有一座寺廟,一座神殿,一座清真寺,一座教堂,我跪在那裡。
祈禱應該把我們帶到一個沒有邊界或名字的祭壇。——拉比雅.巴斯禮,八世紀蘇非派女詩人
信仰、地理、社會、自然與來去於人類世間的無常,是TKG+ 藝術家蔡佳葳歷年創作中鼓勵自身與觀者跨越思索的精神核心。在世界面臨集體創傷的此刻,藝術家蔡佳葳身處台北工作室,與來自世界多元地域的藝術家、創意工作者進行共創對話,合作對象遍佈澳洲雪梨、印度尼西亞松巴島、阿聯酋阿布達比、台灣宜蘭不老部落、蒙古等地,本次發表的協同創作與展出內容,使蔡佳葳經驗地方文化血緣的交織彙萃,複數共譜2022年全新發表「Coming Together」。這段始於兩年前的對話,蘊含超越安樂、和平的細緻情緒與深度,亦為數件大型創作計劃播下初生種子,藝術家透過集體創作實踐、抽離並拆解共創者間作為單一實體的存在邊界,彼此施予協同創作過程中的集體癒合與再生。
「Coming Together」展覽陳設由女性勞動織成的造物、天然顏料製成繪畫、多頻道有聲錄像裝置、日治文物、藝術手帖、藝術家訪談紀錄等數十餘件多元類型作品組成。其中本次展出重點作品《數字》為藝術家蔡佳葳與音樂家史帝芬.歐馬利(Stephen O’ Malley)的首次合作,該音樂家因其無人機金屬音樂實驗及所屬美國實驗金屬樂團「Sunn O)))」而聞名。《數字》由獲得雪梨歌劇院及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共同委製的「返回」(Returning)線上串流計畫支持,兩位藝術家邀請五名傑出聲樂表演者在作品中探掘、演繹對自身具有特殊意義的數字語境,並於雪梨錄音室進行錄製。聲軌中演唱者所詮釋的數字範圍,或是世界區域人口數、或是新冠病毒感染死亡數、或是感染者與其家庭分離的日子,抑或是那些已經失去生命的,離去時的身體年齡。蔡佳葳依聲響內容整集個人創作情境中閃現的自然元素視覺影像片斷,並以最終製成的錄像中手部的動態,記數著備受詠唱的「數字」,充分反映記數系統於人類及自然環境連結中的主導姿態與作用。
基於這樣的省思,台灣藝術家蔡佳葳近期與音樂家史帝芬.歐馬利合作的錄像《數字》,延續藝術家先前的作品,同時在表現上更加基進 —— 不僅回應了當前社會的狀況,提出作品生成的特定脈絡,更運用新的形式發展出熟悉概念的不同可能。——凱文.穆蘭,盧森堡卡西諾當代藝術中心館長〈數字:整體大於個體之總和〉。
在前文錄像作品的跨國製作期間,藝術家亦頻繁訪察位在台灣宜蘭不老部落(Bulaubulau Aboriginal Village)的聚落自營農場與實驗學校。蔡佳葳對傳統泰雅的織程工藝及其之於當今世界存在的社會性影響特別重視。回望二十世紀日本時代所施行的「五年理蕃計劃」,彼時殖民者嚴禁台灣島原民聚落紋面與編織的行為與傳承,以阻斷文化永續的公眾意義。部落歷代相傳,以在地植物手工生產紗線及植物染料的知識因而失傳;2004年,不老部落家族祖母自發研習傳統織法,並將技術傳授予其女兒、孫女等女性後代,以延續瀕危家族歷史。近年,孫女世代代表潘畇作為「祖母」的後代,進階自學如何使用番石榴葉、薑黃、樹枝、薯榔等在當地植群製作植物染料。本展藝術家蔡佳葳也因此與不老部落相識期間,得以浸入泰雅技藝文化,與部落織女們協手構思、共織大型作品《萬物之一》,該作旨在呈現女性的身體與精神勞動,闡述族群社會工藝的振興與堅毅。
歷時兩年籌備,「Coming Together」逾越土地、海洋、乃至病毒豎立的疆界,碰觸那抹去界線,位於模糊處境中的無牆對話,由數件懸空織物、輓歌聲響、視覺詩共同組成的展覽現場,既是蔡佳葳與共創者們以藝術相濡的跨文化親暱交織,亦是這些來自非同信仰/身份認同者精神匯聚、相互尊重的精神供獻;受松巴島、阿布達比、不老部落、蒙古等聚落織女的工作場域啟發,由蔡佳葳獨立出版發行的藝術家手帖《Lovely Daze》,將討論主題聚焦於全球南方與在地社群緊密協作的女性藝術家,這將是該刊物首次收錄並呈藝術家與其創作對談的嶄新嘗試。
特別感謝
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 (C-LAB), Sydney Opera House, Taiwan Ministry of Culture, Micheal Stephen O‘Malley, Kali Malone, Micheal Do, Dar-Kuen Wu, Katherine Allen, Michael Burden, Stella Hannock, Dominic Lui, Henry Wright, Khoroldorj Choijoovanchig, Motel Picture Company, Australia, Lane 216, East, Lin Wei-Lung, Pan Yen-An, Cheng Tzu-Yin, Hou Ssu-Chi, Shiao-Jen Chang, Kevin Muhlen, Amy Cheng, Jeph Lo, Bulaubulau, Alia Swastika, Nency Dwi Ratna, Art Dubai, Al Ghadeer craftswomen,
Khorolsuren Dagvajantsan, Tsaschikher Tsagannkhuu, Davaajargal Tsaschikher, Sophie Chiang and Christopher Adams
展覽顧問 郭昭蘭
展場設計 陳韋綸
蔡佳葳
1980 年出生於台灣台北,現居、創作於台灣台北。於 2002 年獲得羅德島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及藝術建築史學位,並於 2010 年完成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塞納河計畫;作品為公共機構及私人所收藏,包括英國倫敦泰德現代藝術館、澳洲布里斯本昆士蘭美術館、日本東京森美術館、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香港 M+ 視覺文化博物館、丹麥哥本哈根林冠藝術基金會、法國巴黎/美國舊金山卡蒂斯特藝術基金會、法國維勒班當代藝術機構及法國 Frac Lorraine 當代藝術機構等。
她自 2005 年獨立出版,每半年發行一次的藝術家手帖《 Lovely Daze 》。全套收藏於英國倫敦泰德現代藝術館、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法國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與西班牙巴塞隆納當代美術館圖書館。
線上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