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絮語: 李綾瑄個展
-
介紹策展人李晏禎展期2025.05.03-08.09開幕2025.05.03 (SAT.) 4:30 p.m.地點
TKG+ Projects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 548 巷 15 號 2F
「真相介於兩者之間。」
──近松門左衛門
此次李綾瑄於 TKG+ 的展覽《光之絮語》(In Praise of Light),是她在台灣的首次個展,展覽核心取自日本美學與哲學中的「間」(Ma)。藝術家以此哲思為基底,嘗試捕捉空間與時間之間的微妙停頓與韻律變奏。
-
在日本美學傳統中,「間」從來不是單純的空白或靜止,而是一種充滿動態的詩意狀態,如音符之間的無聲休止,或呼吸之間稍縱即逝的靜默。它指涉事物內在的節奏與感知的層次,揭示出流動而豐盈的虛空狀態。如建築學家磯崎新(Isozaki Arata)所言,空間唯有透過時間的流動才能被真正地感知,在這交織中生成一種難以言述卻真實可感的場域,令觀者在靜與動的雙重感知之間遊移。
李綾瑄以自身敏銳的觸覺與視覺感知回應這樣的美學命題。她透過光的層次處理、材質選擇及空間的編排,讓作品成為與環境共鳴的能量場,而非靜止的物件。光線的折射、反射與消逝共同構成觀看的節奏,畫面在視覺的變化中體現出時間的流動,也映射出「間」所蘊含的靜謐與變化。空間因此不再只是被觀看的場域,而成為活生生的「有機空間」,引導觀者沉浸於光的變奏,感受靜止與流動交錯之間的詩意。
-
-
此次展出的十四件《在》系列燈箱作品,李綾瑄進一步挑戰繪畫形式,以松香(松樹與針葉樹的油樹脂)和多種礦物晶體——包括白水晶、紫水晶、藍東陵石、橄欖石等天然材料作為媒介,將礦物之微光轉化為視覺韻律。這樣的創作方式深受禪宗書寫啟發,藝術家在過程中拋棄預設的邏輯構思,允許身體與心靈自由地隨當下的感覺流動,作品的誕生因此成為內在直覺與外在材料的即興對話。對她而言,這種直覺式的創作,不僅意味著擺脫藝術中對「合理性」的執著,更是一種開放而深刻的心流狀態(flow state),讓作品能通往一個超越語言、充滿未知的場域。
-
-
-
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