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鑼: 蘇育賢 個展
展覽標題的「石膏鑼」,是蘇育賢用以指涉在《劇場》雜誌於 1965 年九月三日至四日的演出與行動,石膏鑼即是當時陳映真用於開場的道具,以石膏代替一般的銅鑼宣告當天演出的開場,《劇場》雜誌的成員也意圖以此儀式,宣示即將席捲而來的傳統顛覆與現代主義藝術的浪潮。
蘇育賢近期的創作焦點關注到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脈絡,並將《劇場》雜誌做為探訪台灣 60 年代前衛藝術的文本,而蘇育賢更將這次的個展聚焦在 1965 年《劇場》雜誌的第一次演出,當《等待果陀》因為首次在台被翻譯演出而成為往後的論述重點時,他關注的是在那晚較鮮為提及的,陳映真敲碎石膏鑼的行動,與前衛藝術家黃華成編寫的實驗劇《先知》[1] ;同時也成為本次個展中兩組主要的作品內容。陳映真碎鑼的動作與《先知》事實上隱含著台灣現代性藝術主體發聲的欲望,卻在當時保守的主流閱讀環境中被邊緣化,因此難有充分的資料足以檢索此二事件的脈絡。蘇育賢選擇再製這兩個事件,以此重新理解當年這些行動與演出的前衛意圖,他除了四處探訪曾參與《劇場》雜誌及當天在場的成員,重構當天的石膏鑼行動外,也找了《先知》的演員莊靈與劉引商重回劇場,演出黃華成未被改編的原始版《先知》;因當初黃華成企圖挑戰傳統劇場形式的演出結構未被導演陳耀圻所採納,所以《先知》可說是一部不曾真正演繹的劇目,而蘇育賢以雙屏道錄像的方式讓演員回到最初設定的觀眾席上,配合著劇台上藉由滑輪開闔的劇幕所映照出的紅光,再現當時黃華成極具顛覆意味的編排結構,並藉此重新詮釋當時黃華成缺席的實驗性。
在本次的展覽中,石膏鑼原作為一個儀式性物件,其脆弱與不可逆的毀滅讓蘇育賢觀察到其中隱微且稍縱即逝的台灣現代性主體,而伴隨著檔案文件的欠缺,那塊石膏鑼曾經發出的聲音僅留存於想像中,蘇育賢採訪當時曾在現場目睹石膏鑼行動的成員,請其描述陳映真敲擊石膏鑼的行動與其潛在的意圖,也同時委託聲音工作者用各種發聲方式實驗石膏鑼可能發出的聲響。蘇育賢企圖藉此提出一種脆弱主體可能的發音方法。
蘇育賢
1982 年出生於台南,現居於台南。
[1]黃華成 (1935-1996), 1965-67 期間參與《劇場》雜誌的活動,在 1965 年編寫原創實驗劇《先知》,劇中描述一對夫妻前往觀賞舞台劇,舞台上僅有光影與布幕運動及滑輪聲響,演員則坐在觀眾席上對話。職業為抄寫員的丈夫自認為是肩負起中國五四運動以來啟蒙者的角色,也為苦無資源實現的理念做辯解,他所呈現的即是現代主義知識分子在精神上的分裂狀態。他們從輕聲細語談日常瑣事,逐漸轉為嘮叨、抱怨與爭吵。在演出結構的設定上,黃華成原希望打破傳統劇場模式,按劇本所描述的場景進行,但未被當時的導演陳耀圻採納,因而台上的機具運動被取消,演員也回到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