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 蔣志 個展

18 February - 16 April 2017 TKG+
新聞稿

「我們周圍的一切,成為了我們的一部分,成為了滲透我們血肉和生命的一切經驗,就像巨大蜘蛛之神布下的網,在我們輕搖於風中的地方,輕輕地縛住我們,用柔軟的陷阱誘捕我們,以便我們慢慢地死去。一切就是我們,而我們就是一切。」  

 《惶然錄》,費爾南多.佩索亞

 


2017 年 2 月,TKG將帶來蔣志個展—「我們」,展覽探索著個人在所處時代下的經驗混雜和精神掙扎,同時亦暗指今日集體生存的焦慮與渴求。展名「我們」意欲表述的是個體與外在世界的互為關係。作為生存其中的個人,在感受到集體焦慮並回頭去思索自身和所處外在關係的同時,往往可以發現自身與他人的不同程度的焦慮;而外在展現的各異歧見,也源自某個時代中個體間的相似渴望。這種思索角度將回應展題「我們」,我們並非你、我,也非群體式的代稱,而是一種相對的認識距離與關係,或者也可以說是一種主客體不斷交換的思辨過程。蔣志以對主體塑造和感知機制的探索,顯露出世界外在化的幻覺性。我們可以從中瞭解到藝術家的一個思想:對主體來說,世界不在我們之外,我們和世界同構於每一刻,同構於一體,一切即一。此次展中,上述這些意念將交織呈現,透過個人精神狀態去轉譯社會現實,除了提供我們一個新生思考和觀看的機會,得以在瞬息萬變的現實中找到一個意義和方向,此展亦作為 2016 年的另外兩個蔣志個展「註定」與「一切」的延續,為「我們的世界」展覽三部曲再一次強調「主體」的力量和對世界的不可逃避的承擔。

 

依循著此脈絡,此展展出蔣志近年四個系列的作品,縝密地剖析自我和外在之間的交互關係。 2006 年錄像作品《向前!向前!向前!》中,並置領袖們不斷向前奔跑的畫面,表現對於進步強烈但不明的集體意識和信仰; 2016 年錄像新作《在風中》則展述了我們在不斷前進中,所承受的歷史、個人與記憶…等意義的輕重喪失的困惑和痛苦。攝影系列作品《悲歌》中蔣志則以實體的線刺入、鉤掛、拉扯人體皮膚,創造有觸覺和痛感的「光」,讓我們隱隱聆聽到屈原式的悲歌在一個變化時代中的迴響。系列油畫作品《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中,融合了攝影、版畫、油畫和數位技術等媒介和手段,形成了一種新穎的繪畫方式和語言,重新探討人如何觀看外在和我們如何顯示所現的世界。

 

蔣志的作品像是一道冷靜剖析自我和內在心靈的光線,是將個人經驗與社會現象經過思考咀嚼後,經由身體表現的感知截取。蔣志的作品中並未直截的去敘述隱藏於後的社會性問題,反而採以一種感知暈染的方式提供思索的機會。此展中,觀者得以查覺蔣志所創造出的不舒適的既視感,亦得以回頭去思索造成此種不適的主客觀因素,從而更加理解背後如同被千絲萬縷之網所縛住的個體。

 


 

蔣志

1971 年生於湖南沅江, 1995 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現居於北京,早年亦曾生活於深圳。蔣志的藝術創作關注身體、性別、大眾消費文化等各種議題,也經常涉及社會性事件。成長於八五新潮美術重鎮的浙江美術學院,最初寫實驗小說,後來又參與錄像藝術運動。 1995 年到 2005 年間,蔣志以記者為職,促使他站到社會變動的最前線上。[1]

 

過去參與的重要展覽包括:「 2016 蔣志:一切」(深圳 OCAT , 深圳, 2016 )、「世變」( Para Site ,香港, 2016 ),「後感性:恐懼與意志」 (民生美術館,北京, 2016 )、「顆粒到圖元—攝影在中國」(上海攝影藝術中心,上海, 2015 )、「以退為進」 (上海外灘美術館,上海, 2014 )、第八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深圳, 2013 )、「城市邊緣」第五屆深港城市/建築雙年展(深圳, 2013 )、「重新發電」第九屆上海雙年展(上海, 2012 )及「見所未見」第四屆廣州三年展(廣州, 2012 )⋯⋯等。

 


[1] 參考鮑棟《蔣志:在詩學與社會學的交匯處》

展覽現場